图片
图片
图片
  • 1
  • 2
  • 3
  • 4
  • 5
  • 6
图片
全站搜索
新闻详情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标准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于:2014-09-23   点击次数:2346    文字:【】【】【


恒大ems手机登录入口

 

 

 

2013级所有专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标准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系)

 

二〇一四年九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标准

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

学时:64

学分:4

制定人:曾富生、于江丽

 

2、课程性质和作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大学必修课程。它是以中国化

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重点,着眼于马

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

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是开

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础上开设的,即学生们接受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和法律观的教育,初步奠定了大学生做人基础,树立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综合能力,学会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新形势,分析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后续课程:《形势与政策》,《形势与政策》课需运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原理和方法论分析研究社会热点问题和正确理解运用政策的能力。

3、课程目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主要是针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党领导的革命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教育,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理论飞跃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增强学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持历史与逻辑、理论与现实、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坚定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学会正确分析问题,为专业技术的学习和运用奠定理论基础。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

2、理解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3、了解社会问题。当前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问题。

(二)能力目标:

1、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正确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

2、能认清社会发展对个人的要求,正确处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3、能对社会问题做出正确分析,提出合理建议。

(三)素质目标:

1、明善恶,懂是非,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出正确抉择。

2、具有责任意识,肯作为,敢担当。

3、以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4、课程内容与要求

编号

项目(单元)名称

任 务

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学时

1

项目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任务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重点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任务1-2: 毛泽东思想

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内涵,明确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任务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任务1-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

项目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任务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任务2-2: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任务2-3: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3

 

项目3: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任务3-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任务3-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任务3-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4

项目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任务4-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任务4-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意义和经验教训

 

 

 

5

项目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任务5-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任务5-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6

项目6: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任务6-1:社会主义的本质

 

 

 

任务6-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任务6-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7

项目7: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任务7-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任务7-2: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任务7-3: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8

项目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任务8-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任务8-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任务8-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任务8-4: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任务8-5: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9

项目9: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任务9-1: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任务9-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10

项目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任务10-1: 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任务10-2: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11

项目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任务11-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任务1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任务11-3: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任务11-4: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12

项目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任务12-1: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任务12-2: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5、教学实施

5.1教学方法

(1)教学组织与形式

根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接受等情况,在教学中采用集中授课为主,课外实践,课外辅导、课下自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2)教学方法和手段

第一,本课程的教学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分析和讲解,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

第二,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   

第三,运用多媒体和网络,将教学内容中那些比较抽象、难于理解的内容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使其更直观、形象,同时节省书写时间,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2教学评价

概论课程的考核评价不单纯考核学生获取知识量的多少,而是转化为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评价,以多样化的评价来带动学习重心的转移,加强对学生日常品德和行为习惯的考核。考核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40%组成。

 

序号

工作任务

评价方式

评分标准

分数分配

1

 

 

 

 

2

 

 

 

 

3

 

 

 

 

……

 

 

 

合计

100

 

5.3教学资源建议

(一)教学资源(课件、录像、网络资源等)

  电子课件、纪录片、网络资源等

(二)教学场地及设备

   使用多媒体教室

5.4教材选用与编写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由国家指定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

5.2参考书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见:《重要文献选编——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 

(3)江泽民:《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见:人民日报1993年12月27日 

(4)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见:人民日报2003年12月27日

(5)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见:《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集 

(6)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见:人民日报2001年7月2日 

(7)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见:《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集》 

(8)《邓小平理论学习纲要》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03年6月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3)陈 云:《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见《陈云文选》 

(1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6)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

(1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19)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0)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21)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干重要问题的决议》,1996年10月10日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 

(22)十三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23)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4)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25)《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友情链接
图片
图片
自定内容
恒大ems手机登录入口-恒大ems统一登录入口 办公室电话:0757-81773199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员村西街5号大院 / 佛山市南海区桂丹西路98号
邮编: 510655 / 528216
  粤ICP备
插件标题